小寶寶出生後,從什麼都不會一直到會跑會跳是循著七坐八爬的發展里程不斷的進步的。想知道現在什麼活動最適合妳的小寶貝,就要先知道妳的小寶貝現在的能力是屬於哪一個階段。選擇適合妳的小朋友的活動,將有助於幫助妳的小朋友整體發展的進步及增進親子關係。
嬰幼兒的發展里程依照不同的年齡及動作能力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期:1 ~ 3個月為睡眠期,3 ~ 5個月為頸部挺立期,5 ~ 8個月為翻身坐立期,8 ~ 10個月為爬行期,10 ~ 12個月為站立期,1歲 ~ 1歲6個月為行走期,1歲7個月 ~ 2歲為爬高爬低期,2歲 ~ 3歲6個月為追趕跑跳碰期。小朋友的功能性的動作能力,大致上到三歲半的時候就已經都發展出來,所謂功能性動作就是包含行走、上下樓梯、跑步及跨越障礙物等。而三歲半之後,就開始發展高功能性的活動包括小朋友可以越跑越快、越跳越高、會單腳跳、會翻筋斗等等,這些高功能的動作和日常生活比較無關,但是和小朋友未來的運動能力比較有關,例如賽跑、打球、跳繩等等。本篇文章主要是介紹在三歲半之前小朋友的粗大動作發展里程以及促進小朋友發展的遊戲和運動。
雖然在1 ~ 3個月睡眠期的寶寶睡眠時間很長,但是這時期寶寶的腦部已經開始藉由接收看、聽、摸等不同的刺激而開始發展。所以在此時期給予寶寶適當的感覺刺激是很重要的。在此時期需給予寶寶充份的肌膚接觸,例如被爸爸或媽媽輕柔舒適的抱著,不但可感受到父母的溫暖也可安定小寶寶的心靈;或者是可以每天幫小寶貝做嬰兒按摩,讓小寶寶感受媽媽的手部的溫暖,並藉由溫和的撫摸來刺激寶寶全身的神經,另外在按摩時小寶寶會看到媽媽溫柔的眼睛、微笑和聽到媽媽的聲音等等,這些刺激都有助於小寶寶的感官發展。目前在坊間有許多教導嬰兒按摩的書籍,裡面都有詳細的介紹或是有教學錄影帶,可以教導新手媽媽許多按摩的方法及如何和寶寶建立良好互動,有興趣的媽媽可以到書局去購買。這時期的寶寶慢慢的將可以學會在躺著時雙腳互踢,抱著時頭慢慢可以維持直立,趴著時頭可以左右轉動。在這個時期可以利用一些例如手搖鈴等有聲玩具,利用聲音的刺激誘發小寶寶在躺著時的轉頭動作,或是在趴姿及坐姿下做抬頭及轉頭的訓練;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訓練小朋友聽覺的靈敏度,加強頭頸部肌肉的發展,更可以訓練小寶寶的眼睛對聲源的追蹤能力。再者也可以幫小寶寶做動動腳的活動,可以在小朋友的腳踝綁上鈴鐺,幫小寶寶被動的彎曲和伸直他的小腳腳,並配合母親的聲音加以迴饋,例如:叮~叮~叮~有沒有聽到鈴鐺的聲音,藉此聲音的迴饋刺激小寶寶主動的踢腳。此時期的小寶寶主要以睡眠為主,所以只要給予適量的活動即可,不需要做過度的活動訓練。
3 ~ 5個月為頸部挺立期,這個時期的小寶寶頭頸部的肌力已經比較好了,在平躺時拉小寶寶的手仰臥起坐起來時,小寶寶的頭已經不會往後掉,通常可以立即把頭往前抬起來;而且在趴姿時,小寶貝慢慢也可以把手伸直用手掌將胸部抬離床面,除了頭頸部的肌肉之外,背部和腹部的肌肉也開始發展了。在這個時期小寶寶的手腳的動作開始變多了,手部可以開始伸手活動並且能夠觸碰玩具;開始可以自由的抓放玩具並且常會把拿在手中的東西放入口中探索。所以在這個時期可以除了可以給小寶寶做一些針對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運動,也可以給予小寶寶一些手腳的協調活動。可以幫助小寶寶發展的活動非常的多,以下大概介紹幾種簡單的遊戲。小蜜蜂遊戲:由媽媽的手撐在小寶寶的胸腹部(小寶寶趴在媽媽手上)往前搖擺,讓小寶寶像小飛機或小蜜蜂一樣往前飛,加強小寶寶背部和頸部力量。仰臥起坐:媽媽把手的大拇指放在小寶寶的手心,其於四指輕輕的握在小寶寶的手腕及手臂的位置,慢慢的將小寶寶由躺姿慢慢的拉起,讓小寶寶慢慢的坐起來;此時小寶寶會主動將頭部抬起,或者也會用手主動拉媽媽的手坐起來,對於腹部的肌肉和手臂的肌肉訓練是一個很好的運動;做此動作時一定要輕柔,讓小寶寶再躺下時一定要注意小寶寶頭頸部的支撐,必要時可用媽媽的手在小寶寶的頭頸部後方做支撐再讓小寶寶躺下。搖擺遊戲:媽媽牢牢的抱好寶寶,注意要用手支撐好小寶寶的頭頸部,然後慢慢的做左右的擺盪或前後的擺盪動作,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感覺自己身體的律動並且增加對前庭覺的刺激,或是寶寶可以用眼睛感覺週遭景色的變化,提升小寶寶對外界環境的新鮮感。手腳互碰運動:這個活動主要是要讓小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所以媽媽可以輕輕的抓著小寶寶的手互碰拍拍手,或是一手抓小寶寶的手另一手抓小寶寶的腳,讓小寶寶可以用自己的手去拍腳,也可以讓小寶寶一手各抓一腳,除了讓小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外更可以加強小寶寶的腹肌發展。
5 ~ 8個月為翻身坐立期,小寶寶這時期的動作能力會慢慢進步到可以獨立趴姿翻回躺姿,然後再慢慢學會由躺姿翻回趴姿,慢慢的可以用手撐在地板坐著,偶爾還可以把手抬離地面幾秒鐘。這時期寶寶對所有的動作和記憶都還不發達,所以需要讓寶寶不斷的練習已經學會的動作,藉由重複的運動才可以加強小寶寶對動作的熟悉度,並且藉由不斷的練習小寶寶的手腳和身體才能愈來愈有力量並且協調性愈來愈好。除此之外,藉由學會翻身和坐起小寶寶的世界開始有了許多不同的變化,不但探索的環境大幅的增加而且看世界的角度也有所改變,從原本只能躺或趴一直到現在可以利用翻身到自己想到的地方,或是藉由坐姿可以看到世界和原本只有天花板或地板的世界豐富了許多。翻身遊戲:媽媽給予一些輕度的協助讓小寶寶從床的一邊翻到另一邊再翻回來,或是利用玩具的吸引讓小寶寶不斷的練習翻身的動作,這個動作需要小寶寶全身的肌肉和肢體的協調,多練習這個動作有助於小寶寶的手腳協調的發展以及身體的肌力訓練。拋球、滾球遊戲:利用球會滾動的特性讓小寶寶用眼睛去追隨球的路徑,培養小寶寶的觀察力;或是媽媽可以“碰“的一聲將球拋到地上,讓小寶寶模仿丟球的動作;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小寶寶的好奇心以及在和媽媽玩拋接球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人際互動的樂趣。飛機遊戲:媽媽躺著並且將腳彎起來,讓寶寶趴在腳的前方上半身露出媽媽的膝蓋外面,媽媽用手扶在寶寶的腋下,然後跟寶寶說“飛機起飛了~~“,配合口語將腳快速的往天花板方面伸直,以寶寶不會掉下來為原則,“咻~~碰“再把腳快速的彎曲起來;這個動作主要是讓寶寶感受頭低腳高的感受,以及忽高忽低等不同高度的變化;由於和母親緊密的接觸著可以讓小寶寶毫無畏懼的體驗不同高度所帶來的驚喜,並且有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除了以上幾個不同的遊戲之外,平時可讓寶寶多坐著玩玩具,例如拿積木或是搖搖鈴,練習換手拿或是互敲積木產生聲響等等;這些活動將有助寶寶整體的發展,在遊戲過程中如果父母親能夠全程參與,不但可以誘發小寶寶更多的發展潛能,更可以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在8 ~ 10個月爬行期時,寶寶慢慢的會從肚子貼地爬進步到四點跪爬(小狗爬),並且學會在地板上不同姿勢的變化,例如會躺到坐起來,或是趴變成坐著等身體姿勢的變化。和學會翻身一樣,爬行將有助於小寶寶對於環境的探索及認知的發展;和翻身最大的不同點,在爬行的過程中,小寶寶可以把視線集中在他想要拿的玩具上,所以如果母親把他想要的玩具移開,他也可以改變爬行的方向,有助於注意力集中性的發展。在練習爬行的過程中,小寶寶手腳交替運動的協調性及手腳的肌肉力量的訓練;除此之外,爬行是小寶寶平衡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如果寶寶跳過爬行的發展里程直接學走路的話,走路的平衡感會比會爬行的寶寶略差一點,相較下會容易跌倒且協調性較差。所以這個時期的遊戲主要是以訓練爬行為主,在家中媽媽可以利用一些玩具來誘發爬行,例如會滾動的球或是小車車等等;或是利用親子互動的過程來誘導寶寶的爬行。抓鬼遊戲:可以在媽媽的腳上綁上鈴鐺或是小絲巾等,吸引寶寶來追妳,當寶寶為了想抓鈴鐺開始想追妳時,再慢慢的往前爬;等寶寶熟悉這個遊戲之後,也可以改成媽媽去追寶寶。過山洞:媽媽可以在和小寶寶爬行的過程中,將自己做成山洞,跟小朋友說“ㄅㄨ~ㄅㄨ~,火車過山洞了“,讓小朋友從媽媽的下方經過,增加小朋友在爬行過程中的樂趣。尋寶遊戲:可以將寶寶有興趣的玩具在小寶寶面前用小枕頭或小毛巾蓋起來,讓小寶寶主動爬過來把蓋住的玩具找出來,培養小寶寶對目前看不到的東西產生想看、想知道裡面的東西是什麼的好奇心,將有助於小寶寶認知的發展。騎馬遊戲:讓小朋友坐在躺在地上的爸爸或媽媽的肚子上或是趴著時的背上,就可以玩騎馬遊戲,爸爸或媽媽可以輕輕的搖動身體挑戰小朋友的平衡感;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由媽媽扶著騎在爸爸背上,爸爸可以向馬一樣往前爬行,除了小朋友的平衡訓練之外,並可享受親子之樂。
10 ~ 12個月站立期時小寶寶開始脫離手腳在地板上的活動,現在的力量也比較大了,常常會拉著家裡的傢俱就要站起來,或是開始扶著傢俱側走,也會開始嘗試放手站立,大約可放手站3-5秒。這時候除了繼續爬行的探索世界之旅,其他遊戲設計主要是針對站立的平衡,重複的練習由地板扶著東西站起的動作加強腳部的力量為將來的行走做準備。所以家長可以在沙發上放置一些玩具誘發小朋友主動扶沙發站起來。小小手推車:當小寶寶在地板上爬行時,可以輕輕的把寶寶的腳抬起來,讓寶寶只靠手部的力量往前移動,這個活動可以促進寶寶手部以及身體力量的發展,甚至可以在前方放置一些小玩具讓小寶寶用手撿起來丟到籃子裡。站立尋寶:當小寶寶站著時,媽媽可以用手輕扶在寶寶的腰部,並且在前方放置一些小玩具,讓小寶寶可以往前彎腰撿玩具,加強寶寶腿部和腰部的力量。除此之外,這個時期的寶寶為語言快速成長期,所以活動過程中要不斷的跟小寶寶說話,以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
1歲 ~ 1歲6個月為行走期,寶寶開始學會放手走路,從只能走兩三步慢慢的到可以在家中逛來逛去轉彎都沒有問題。在學走路的早期媽媽必須要在寶寶的前方輕輕的扶著寶寶的走慢慢前進,然後慢慢的再放手;或是可以由爸爸扶著小寶寶,媽媽站在寶寶前方3步距離遠的地方,鼓勵寶寶放手走過來。這個時期的寶寶要開始學會自己由地板上站起來,所以媽媽要用玩具在寶寶上方吸引寶寶,讓寶寶可以獨立自己由地板上站起來。爬行上下樓梯:利用玩具讓寶寶自己由樓梯下方爬上去尋找玩具再爬下來,在訓練過程家長必須要全程保護寶寶的安全,不要讓寶寶有由樓梯上摔下來的風險;這個活動的目的主要在訓練寶寶手腳的協調及力量,以及培養寶寶注意環境安全的認知訓練。墊腳尖運動:在拿玩具給寶寶的過程中媽媽將玩具拿高,讓寶寶要用力墊腳尖才能拿到玩具;或是在將不同的玩具用吸盤貼在牆壁上,讓寶寶墊腳尖去拿玩具;這個動作需要不斷的重複練習,加強寶寶小腿及足底的肌肉,有助於寶寶未來平衡感的發展,並且預防因足底肌無力所造成的功能性扁平足。
在1歲7個月 ~ 2歲爬高爬低期的寶寶開始會爬到大人的椅子上坐好,上下樓梯從需要扶扶手慢慢的到可以自己放手兩步一階的上下樓梯,會自己蹲著玩再站起來不會跌倒,小寶寶也會開始學習原地雙腳同時離地跳的動作。在其他方面,寶寶也開始聽的懂一些簡單的指令,例如聽到「擦鼻涕」會拿面紙擦鼻子,或是「把球球給媽媽」等簡單的生活指令。這個時期寶寶正是開始探索慾變強的時候,寶寶會開始對家中的所有傢俱電器產生興趣,會偷玩電話等等,所以這個時期要非常注意寶寶的安全,要把家中容易造成寶寶傷害的東西收好。這個時期的遊戲和運動除了提升寶寶的力量之外,另外也要開始加強寶寶動作的靈活度及動作反應時間的訓練。上下樓梯訓練:這個時期的寶寶應該要開始學習上下樓梯,在一開始的時候由爸爸或媽媽帶領寶寶上下樓梯,過一陣子寶寶的力量和平衡感較成熟後,在父母的安全保護下可以鼓勵寶寶自己放手兩步一階的上下樓梯。原地跳訓練:爸爸或媽媽示範原地跳的動作,之後用手輕輕的握在寶寶的手腕和手臂的位置,讓寶寶先練習墊腳尖再慢慢的練習跳躍的動作;跳躍的動作需要寶寶全身的協調和腿部肌肉的暴發力,所以這樣的訓練將有助於寶寶未來的運動能力發展。雙人腳踏車:爸爸或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在地板上坐著雙手撐在身體後方,雙腳彎曲腳底互碰,爸爸和寶寶的雙腳交替做彎曲伸直的動作,這樣的動作主要可以加強寶寶腿部和腹部的肌肉,並可以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拍氣球遊戲:使用市售的氣球將氣打略飽一點,讓氣球可以在往上拍時在空中略為停留一下,讓你的寶寶將氣球不斷的往上拍或是將飄在空中的氣球抱起來,因為氣球可以在空中慢慢飄下來,有足夠的時間讓寶寶觀察氣球的動向,也有足夠的時間讓寶寶做出下一個動作的反應;這個活動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寶寶的觀察力和因應物體不同的動向做出適當的身體反應。拋接球遊戲:媽媽站在寶寶的對面,準備質地較柔軟的布球或是海綿球,教寶寶先把手打開做好準備,然後再把球輕輕的拋到寶寶的手上,讓寶寶把球接起來,之後再讓寶寶把球輕輕的拋回媽媽的手上;和氣球最大的不同,海綿球在空中停留的時間較短,所以反應時間較短,需要寶寶良好的觀察力和快速的反應力;當寶寶不斷的進步時,可以直接跟寶寶說來玩接球球,不提醒寶寶手打開,可以挑戰寶寶的反應力,或是慢慢的將拋球的位置改變,不要直接把球丟到寶寶手上,讓他必須要手上下移動或是往旁邊跨一步才能接到球,或是把拋接球的距離拉長等等,利用不同的變化以改變遊戲的動作難度,來加以提升寶寶的反應能力和動作能力。
2歲 ~ 3歲6個月為追趕跑跳碰期,這個時期的小朋友開始脫離「嬰兒時代」,會開始有自我主張,不喜歡的事情會開始生氣或對大人說「不要」等等,喜歡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有時會不喜歡人幫忙,雖然會多花一點時間但是這個時期也是訓練小朋友獨立執行日常活動的好時機,所以開始可以教小朋友自己換衣服、穿脫襪子和吃東西,這些日常的活動除了可以讓寶寶獨立有成就感之外,更有助於寶寶手部肌肉靈活度的發展。在粗大動作發展方面,隨著小朋友平衡能力和運動能力不斷的進步,這個時期的小朋友可以跑步,舉起一隻腳踢球,可以由樓梯的最後一階雙腳一起向下跳且不會跌倒,會墊腳尖行走至少3公尺,會踩三輪車踏板前進。此時可以給予小朋友許多不同的運動功能的訓練活動,繼續的練習爬高爬低期的許多動作都可以不斷的幫助小朋友力量及平衡感的發展,例如上下樓梯、跳躍遊戲及拋接球遊戲等等,隨著小朋友動作的進步也可以把遊戲的內容不斷的進化,可以練習一步一階上下樓梯,練習由樓梯的最後一階往下跳,使用的球可以改成較硬的材質等等。踢球遊戲: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先把靜止的球放在小朋友前面,讓小朋友往前進去踢球,之後可以和寶寶站對面或是多人玩踢球遊戲,將球踢到小朋友的前面讓小朋友再把球踢回來,或是把球踢給另一名同伴,把球踢給寶寶的時候可以故意不踢到小朋友的前面,讓小朋友自動觀察球的走向,並迅速的移位到球的前方踢球;這個運動可以讓小朋友不斷的移動腳步,可以訓練腳步的靈活度,訓練觀察球滾動方向的能力以及動作反應時間,也是一個促進親子關係的遊戲。拔河遊戲:在家中可以使用毛巾和小朋友玩拔河遊戲,可以強化小朋友手臂和手部的肌肉力量,有時可以故意輕輕的放掉一些毛巾訓練小朋友的平衡感(不可全部放掉,小朋友可能會跌倒)。稻草人遊戲:訓練單腳站立平衡能力,和小朋友學習如稻草人一樣單腳站立著,比賽看誰是利害的稻草人可以站的比較久;遊戲的初期可以給予小朋友一些輕度的輔助,或是讓小朋友手先輕扶著牆壁再慢慢放開。
在執行嬰幼兒遊戲和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動作要輕柔。在嬰幼兒時期要注意寶寶頭頸部的支撐,不可以粗鹵的搖晃寶寶,這樣容易會造成寶寶頸椎的傷害。和寶寶遊戲的過程中,要和寶寶有足夠的互動多給予聲音和表情的迴饋,並且耐心的等待寶寶對你的回應,而非填鴨式的活動,所有的活動都是先重質而後才是量的多寡。在活動過程中,要不斷的注意寶寶的體能狀況,所有的活動都不宜讓小朋友過度運動,如果小朋友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流汗的話,一定要注意水份的補充。在戶外的活動要注意溫度不宜過高,且同樣的水份的補充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汗腺和成人不同,小朋友會比大人容易流汗,且汗比成人的水份含量高,所以較容易有脫水的情形,一定要注意。
小寶寶身心的發展都不是天生而來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天生就會所有的事情,所有的動作、語言、人際關係、生活自理能力等等都是從小不斷的累積經驗而來的,所以給予寶寶適當的環境刺激和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才能讓你的寶寶身心都得到足夠的動力。在出生的早期一直到2歲期間,是腦部神經迴路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如果能夠提供寶寶豐富的環境刺激,將有助於寶寶神經迴路的發展,寶寶未來的整體發展也將會更多元化。
留言列表